白天跑廁所超過8次,就算膀胱過動症!醫師:趁中年訓練膀胱容量,防老後睡不好、夜間易跌倒

 

文/陳莞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年紀愈大,愈來愈頻尿?根據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飽受膀胱過動症的困擾,特別是40、50歲更年期前後的女性、性格容易緊張焦慮的「A型人格」,更是好發族群。長期下來,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增加老後夜尿、夜間跌倒風險。常常想跑廁所的毛病,怎麼預防及改善?

憋尿傷身的觀念,大家都很熟悉。但你知道一天上廁所太多次,反而會讓膀胱容量愈來愈小嗎?

膀胱過動症是台灣最常見,但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疾病之一。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統計,台灣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為16~18%,相當於每5人就有一人飽受頻尿之苦,女性罹病機率又高於男性。且隨著年齡增長,罹患膀胱過動症的比例愈高,60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28.2%!

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王郁菁指出,多上幾次廁所看似小事,但若不及早改善,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隨著病程進展,有些患者會出現急尿忍不住,導致漏尿、尿失禁的尷尬狀況。此外,夜間常常起床上廁所不僅干擾睡眠品質,老後視力與肌力衰退,為了上廁所而跌倒的機率更是大大提高。

讓人困擾的膀胱過動症,怎麼改善?

 

▎白天上廁所超過8次就算頻尿!趁早練膀胱容量防老後夜尿

王郁菁指出,在醫學上,膀胱過動症的定義是:白天排尿超過8次以上、晚上起床排尿2次以上。另外,也有些患者有急尿症狀,不時會覺得有強烈尿意,甚至因難以控制而漏尿。

她觀察,門診中膀胱過動症的患者以40、50歲、更年期前後的女性最多,但近年來也有愈來愈多更年輕的女性患者。她認為,女性容易罹患膀胱過動症的原因,和性格以及生活習慣有關。「我常跟患者說,你的膀胱容量會變小是你養成的。」她說。

王郁菁說明,從人體解剖學來看,膀胱像是一顆水球。腎臟一小時會製造70~100cc的尿量,正常的膀胱可儲存350cc以上的液體,甚至到500cc也不至於滲尿。理想上,3小時排尿一次,是對膀胱較健康的如廁頻率。然而,「憋尿不好」的觀念深植人心,很多人即使沒有尿意也會刻意去上廁所。排尿頻率愈來愈高,膀胱容量愈小。她看過許多患者每小時就要上一次廁所,甚至有人半小時就有尿意。

此外,臨床研究也顯示,完美主義、急躁、容易焦慮的「A型性格」人是膀胱過動症好發的高風險族群。因為膀胱主要靠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收縮與放鬆,維持其穩定度。性格緊張的人,神經協調性較差,也容易引起頻尿。

她指出,儘管膀胱過動症在台灣盛行率高,實際上接受正確治療的人卻相對少。除了民眾不好意思就診、早期症狀容易輕忽以外,也因為頻尿症狀和泌尿道感染相似,誤診機率不低。她就看到不少患者明明尿液檢查沒發現感染,卻仍持續吃抗生素,頻尿問題一點也沒有改善。

她呼籲,頻尿並非正常老化現象,一旦有症狀,最好就趕快做診斷及治療,因為到了晚年,頻繁地上廁所將是很大的負擔。「你現在或許可以晚上起來2次上廁所,但到了80歲呢?」她指出,老人夜尿次數一多,跌倒的可能性也會更著提升,進而導致後續失能、臥床。小病不處理,最終就會成為大病的危險因子。

 

▎膀胱過動症怎麼治?喝水和如廁習慣是關鍵

目前在臨床上,膀胱過動症主要使用抗毒蕈鹼藥物醫治,藉由減少膀胱肌肉收縮降低尿意。但王郁菁觀察,由於此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口乾舌燥、便秘等,很多患者無法定期規律服藥。而事實上,對患者而言,排尿習慣才是根治膀胱過動症的關鍵。「膀胱的容量可以靠復健改善,如果訓練得好,你甚至可以不吃藥。」

她建議,每天應攝取2,000cc水分,可以將水杯放在手邊慢慢喝,並且有意識地延長上廁所的間隔。例如,原本是每小時就要上一次廁所,變成1.5小時上一次,以每3小時再上一次為最終目標。

如果擔心憋尿會得尿道炎,王郁菁提醒,水一定要喝夠。她常見膀胱過動症患者為了避免尿意,不敢喝水。水喝太少又憋尿,反而導致尿道發炎。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泌尿道和陰道黏膜萎縮,陰道裡的好菌乳酸菌群下降,更容易尿道感染。

此外,她也提醒,膀胱過動症患者要避免咖啡、茶等利尿的飲料,甚至連含咖啡因的巧克力也要少吃。日常生活方面,可做瑜珈、核心運動強化骨盆腔肌群。平時沒事,站著、坐著都可以做凱格爾氏運動,想像「終止尿流」的感覺:夾緊肛門周圍及會陰部肌肉,反覆練習收縮。把骨盆底肌練強壯,可有效改善頻尿、尿失禁問題。

王郁菁認為,臨床上真的需要開刀或注射肉毒桿菌的膀胱過動症患者並不多,除非生活訓練、運動治療都失敗,頻尿又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需要考慮進一步的治療。市面上目前也有陰道雷射、磁波椅等自費療程,可依個人需求諮詢醫生。

「膀胱過動症是長期抗戰,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王郁菁說。喝夠水、改變「看到廁所就要上」的觀念,才能徹底治癒擾人的頻尿問題!

(此文為本院王郁菁醫師接受熟齡媒體《50+》專訪文,50+網址: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770

認識醫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