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青光眼 ─ 攔截無聲無息的視覺小偷

眼科 高玲玉醫師

台南開業的林醫師,有次北上開車上高速公路,驚覺看不見路標上的部份地名,後經檢查發現患有正常眼壓性的青光眼,視神經已有相當程度萎縮,視野也明顯狹窄;但因視野中心部分尚未受損,平日的生活、看診、開車、看電視書報一如往常,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視覺已無聲無息地被偷走了。

青光眼不容易早期發現,等到有自覺視力降低時,多半已是重度視神經萎縮,視野也明顯狹窄,而視神經一旦受損,已損害的視神經,無法 再生,視覺功能也完全無法挽回。

▎青光眼診斷及高風險群
眼壓來自眼內前房房水的生成,房水的分泌與排出,必須維持一定的平衡,任何造成房水分泌過多或房水流通不順,都會造成眼壓升高。一般正常民眾眼壓在10~21毫米汞柱間,超過21毫米汞柱即可能是青光眼;但眼壓的高低不是診斷青光眼的唯一依據,部分視神經耐受性較差者,即使眼壓在21毫米汞柱以下,仍可能出現青光眼的視神經變化,亦即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診斷青光眼須結合多項檢查,包括眼壓是否升高、視神經凹陷有無擴大、有無視野缺損、視神經纖維厚度是否異常變薄,才能正確判斷是否罹患青光眼。健保署在2019年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0萬人,其中50歲以上佔了八成,是高齡者好發的眼疾病之一。常見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齡40歲以上、高度近視、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曾有外傷、虹彩炎、有偏頭痛手腳冰冷且血壓偏低、代謝症候群者,及有家族病史者。具危險因子者,建議每年定期的眼壓測定、視神經及視野檢查,視神經斷層掃描是早期發現的最佳方法。

▎治療方式
青光眼是無法根治、且持續緩慢惡化的慢性疾病,一旦確診,務必永不間斷的持續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雷射治療和手術。醫師會根據病因不同而調整,同時需密切追蹤眼壓、視野和視神經檢查,以掌握病情。然而,也有少數患者因不耐長期點藥,或無法忍受點藥的不適感,且經長期治療,視覺並無恢復跡象,而中斷治療,導致最終完全失明。因此,建議在考慮停止治療前,和醫生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確保視力的最佳維護。

認識醫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