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心血管保健更用心
心臟內科 陳忠佑醫師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夏日高溫屢創新高,心血管疾病不僅在冬季好發,炎熱的高溫也容易對心臟造成傷害。除了要預防中暑,慢性病患者也需慎防突發性心臟病的風險。
人體散熱主要機制是透過皮膚散熱,心臟則將血液帶動至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促進多餘熱量的輻射散失。然而,當環境氣溫過高時,人體不能僅依賴輻射散熱,此時主要依賴排汗來散熱。高溫時,我們的心臟須更加努力地工作來幫助降溫。有研究指出,溫度每上升0.5度,心跳會顯著增加,這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可能極具危險。
▎血液變濃、脫水危機,心臟病風險升高
在盛夏時節,血管擴張、水分流失,血管內容積不足,心臟負荷隨之增加,當心臟無法供應足夠血液給全身時,可能誘發心臟衰竭。此外血液變得較濃稠,更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塞。美國心臟學會發現,連續的高溫天氣會顯著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脫水會導致心跳速率增加,並可能引發心房顫動,造成心跳過快且不規則,出現心悸或疲勞等症狀,甚至增加腦中風機率。
▎高風險族群需謹慎照護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適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特別是行動不便的長者,因慢性病較多或疏於自我照護,更是易發的族群。居家照護的長者應維持家中環境的涼爽,以避免水分過多流失。
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夏季的血壓可能會比平常較低,即使服用與冬季相同劑量的降壓藥,血壓也可能降至過低。這類患者可能需要比平常較少的降壓藥劑量。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此變化,因此高血壓患者最重要的是持續自我檢測,記錄日常血壓,並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劑量,切勿自行停藥。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若被處方硝化甘油舌下含片以緩解心絞痛,使用藥物時需更加小心,因硝化甘油可能導致血壓快速下降,讓人感到暈眩。
▎日常護心這樣做
面對酷暑,日常消暑護心行動不可或缺。良好運動習慣有助於心血管健康,應避免在中午至午後進行戶外運動,此時陽光最為強烈,風險也隨之增加。切記做好防曬,塗抹防曬乳,並佩戴帽子或太陽眼鏡,以保護身體免受高溫傷害。隨身攜帶水壺,無論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大量水分,這仍然是關鍵。最後,應定時休息,找個陰涼處稍作休息,喝水再重新出發。
室內應保持通風,使用空調時建議設定理想溫度為26-28度,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造成血壓波動引起不適。陽光直射的窗戶應適當遮蔽,避免陽光直射。如需外出,盡量穿著淺色系衣物。一般民眾可以補充大量水分,已被診斷為心衰竭的患者則應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水分攝取量。再者應避免飲酒,因為酒精的代謝和利尿作用會使身體更容易缺水。
在炎熱的夏季,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別注意保健,適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並維持適宜的環境溫度。避免在高溫下從事活動,保持通風和涼爽的居住環境。此外,定期檢測血壓,並在醫師指導下調整用藥,確保健康安全。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關懷,能有效減少心臟負擔,讓心臟在夏天也能輕鬆跳動,快樂每一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