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能減重、降血糖?三個月改善代謝症候群 醫警告「這特徵」千萬別喝
2025年11月18日|高麗玲 整理
普洱茶被譽為「歲月之茶」,獨特的香氣與陳韻來自於漫長的「後發酵」熟成過程。研究顯示,普洱茶中含有茶褐素及微生物代謝物,具有減重、改善腸道菌相及穩定血糖的潛力。不過醫師建議,要注意普洱茶的保存,曾有調查發現,普洱茶若保存不當可能出現有害的赭麴毒素A,若是出現黴菌「毛狀」就不要飲用。
普洱茶的祕密:什麼是「後發酵」?
西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表示,「後發酵茶」是指茶葉在製作完成後,仍會持續透過微生物作用進行熟成的茶類,也賦予了普洱茶獨特的風味與豐富的健康成分。
普洱茶的特殊健康成分
普洱茶在後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獨特的成分,這些成分可能是其健康益處的來源:
茶褐素 (theabrownin):這是普洱茶後發酵過程中的獨特產物。研究顯示,茶褐素具有改善代謝、抗氧化和抗發炎的活性。
其他微生物代謝物:普洱茶在發酵過程中會富含多醣體與次級代謝物。這些物質可能對我們的腸道菌相產生正向影響,進而影響整體健康。
揭開普洱茶的健康影響:減重、降血酯、穩血糖的潛力
邱筱宸指出,多項研究已發現普洱茶對人體健康的潛在益處:
減重與酯質代謝的潛力
一項針對90位代謝症候群患者進行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顯示,在持續補充普洱茶萃取物三個月後,受試者的BMI、血糖、總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均有顯著改善,甚至連血中的發炎指數也有下降趨勢。另一項針對輕度肥胖與高血酯族群的臨床試驗,同樣證實補充20周的普洱茶萃取物後,受試者的體重顯著下降。這些結果顯示,普洱茶可能有助代謝和抗發炎。
調節腸道菌相改善血酯
此外,有一篇發表在高影響力期刊的嚴謹研究證實,普洱茶中特有的茶褐素,能夠透過改善腸道菌相,進而影響膽酸代謝,最終達到改善血酯。
改善血糖的初步證據
研究也發現,普洱茶能有效抑制消化澱粉的酵素(α-amylase及α-glucosidase),這意味著它可能減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儘管這仍屬於初步證據,但也顯示了普洱茶經發酵後所產生的多醣與代謝物,在改善血糖控制方面的潛在益處。
普洱茶的「保存地雷」
普洱茶雖有諸多好處,邱筱宸特別強調,由於普洱茶陳放時間長,保存不當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曾有研究針對36份普洱茶樣本進行檢測,結果發現當中包含多種真菌,更令人擔憂的是,有11%的樣本偵測出赭麴毒素A。赭麴毒素A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黴菌毒素,長期攝入可能對肝、腎造成影響。
因此,邱筱宸建議,購買普洱茶時,要選擇儲存條件良好的產品,買回家後,要避開高濕、高溫的環境,保持通風乾燥,避免受潮發霉。最後,如果茶餅表面已出現明顯的黴菌「毛狀」或異味,請立即丟棄,切勿飲用,以免危害健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邱筱宸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