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久坐,如何改善臀部痠痛?

 

復健科 葉忠穎物理治療師

您是否曾因久坐久站或因長期姿勢不良、或者跌倒、碰撞後造成臀部痠痛和腳麻的狀況? 通常活動久時不適感加劇,甚至還有跛腳情形,若有這些症狀產生,有可能就是”梨狀肌症候群”。

▎何為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負責髖關節外轉及外旋的動作,並在各姿勢下維持骨盆以及髖關節的穩定,在日常的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梨狀肌底下有坐骨神經通過,若在此處受到壓迫或過度刺激時,便會刺激坐骨神經,出現”坐骨神經痛”症狀,包含臀部或延伸至腳的痠麻疼痛,下肢無力、行走困難、甚至到影響生活作息,此種狀況便為梨狀肌症候群。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顯示僅有0.3-6%的下背痛單純來自梨狀肌症候群,因此診斷上還是需要先排除腰椎神經壓迫。

▎常見治療方法
適度休息:在急性期應避免久坐及過度運動等會加劇不適的行為。口服藥物:透過消炎止痛藥或者肌肉鬆弛劑來緩解不適症狀。儀器治療:包含冰敷、熱敷、電療、超音波等儀器,可舒緩疼痛、減少發炎。精準注射:透過超音波導引將藥物注射至梨狀肌(包括類固醇、高濃度葡萄糖、或PRP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來降低局部發炎反應或直接促進其組織修復。徒手及運動治療:透過伸展運動、姿勢與動作模式之訓練來改善當下症狀及避免將來復發可能。手術治療: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也可考慮透過手術減壓直接減少壓迫。

▎體外震波治療:非侵入式促進組織修復
若想促進梨狀肌及坐骨神經區域的修復,但是對於注射等侵入性治療卻步,可以考慮利用「體外震波治療」。利用高能量震波刺激受傷組織,能達到促進微血管新生、促進組織修復與血液循環、以及緩解疼痛等效果,既能精準且免侵入性的針對深層的梨狀肌進行治療。

梨狀肌疼痛的成因眾多,不同成因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若有相關問題,建議經由醫師診斷後,再安排最符合個人症狀及需求的治療方案。
認識復健科醫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