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產期憂鬱症

身心科 喻劍飛醫師

大家都知道「產後憂鬱症」,是孕婦在生產後罹患的憂鬱症。事實上,有半數以上的產後憂鬱症患者,在懷孕期間已有憂鬱症狀,也應受到重視。因此,我們就把發生在懷孕中或生產後的憂鬱症,統稱為「周產期憂鬱症」。

危險因子
以下的人比較可能(但不一定會)罹患周產期憂鬱症:
1. 過去有憂鬱症病史,或家人有憂鬱病史
2. 生活壓力大,缺乏支持力量
3. 家暴受害
4. 未準備懷孕
5. 低教育、低收入
6. 有抽煙習慣
7. 原本服用抗鬱劑,驟然停藥或減藥
8. 困難懷孕而多次採用人工受孕
9. 產前有明顯的身體不適

憂鬱症的症狀
依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鬱症的診斷,必須在二週內,幾乎每天(整天),都有下列9項症狀的5項以上,且至少要包含1和2其中一項:
1. 心情憂鬱
2. 明顯對所有活動皆降低興趣或愉悅感
3. 食慾或體重明顯降低或增加
4. 失眠或嗜眠
5. 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6. 疲倦或無精打采
7. 自我感到無價值感,或有過度或不恰當的罪惡感
8. 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是猶豫不決
9. 反覆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自殺計畫或舉動
且這些症狀造成顯著的苦惱,或社交、職業及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雖然周產期憂鬱症也是憂鬱症的一種,必須符合上述的診斷標準,但它又有一些和孕婦有關的特徵,可透過「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評估,若總分超過13分,就應該請醫師評估。其嚴重的患者,甚至會有幻聽、妄想等精神病症狀。

周產期憂鬱症之處理
絕大部分的抗鬱劑被食品藥物管理局列為C級,因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對胎兒有害,但在人體上雖沒有足夠的證據,也無法保證不影響胎兒,所以預防勝於治療才是上上策。所有適婚女性,都應準備好才懷孕,包括想清楚生孩子的目的,以及孩子的教養計畫,甚至有孩子後的生活適應。

若是憂鬱症者準備懷孕,則須與醫師討論停藥和復發的對策。非藥物治療部份,包括正念瑜珈、光照治療、心理治療,皆可考慮。丈夫不要因為不知如何面對而逃避,且應避免說些沒有同理心的安慰話,甚至指責;可以盡量陪太太做產檢、看醫師及準備寶寶的用品等,以行動支持。

婦幼節快到了,祝所有的母親都能享受為人母親的喜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