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心血管疾病會瞬間奪命?

 

心臟內科 李偉成醫師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機械活動停止,導致血液循環中斷,在沒有干預的情况下會導致死亡。心臟性猝死,是指在院外出現症狀後1小時內,心臟停止活動,造成血液循環中斷,並在沒有干預、也沒有其他可能死亡原因的情况下,導致的死亡。

▍發作前無預兆 存活機率低
每年估計有超過40萬人死於心臟性猝死,占所有心臟病死因六成以上。根據統計,死於心臟性猝死的男性平均年齡為70歲、女性為82.4歲;大多發生在沒有預兆、或沒有已知心血管危險因素者身上,若發生無法解釋的昏厥,尤其是運動期間發生,可能是心臟有問題的跡象。

心律不整(心室顫動)會導致無脈搏心臟猝死,致命的心律不整常見於曾有心肌梗塞的病人身上。六成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死因為心臟猝死;有些存活者提到,發作時感覺胸部不適、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或者全身無力,主要因為大腦血流灌注不足,接著很快陷入昏迷。由急救人員施救的心臟驟停患者中,約有3%至15%存活至出院;但猝死發生時,如果在現場沒有恢復心肺功能,到醫院後繼續搶救,其存活率極低。曾發生心臟猝死並成功康復的老年患者中,只有60%可存活1年,44%可存活3年。

▍年輕人心臟性猝死的原因
35歲以下的年輕人猝死,通常由心臟缺陷所引起,常發生在運動中,年輕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研究指出,每年大約每50,000例心臟猝死中,就有一例發生在年輕運動員身上,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肌壁異常增厚,導致「肥厚性心肌病」。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心臟震盪」,指胸部受到鈍器(如棒球或其他棍棒)擊中,如果在心肌舒張期間受到打擊,可能會引發致命的心律不整(心室顫動)致死。

另一個警訊是,如果家裡長輩曾有不明原因心臟猝死或心肌梗塞併發心臟性猝死的病史,發生在晚輩身上的機率會增加1.5至1.8倍。

▍如何避免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即使每天只抽少量的菸,仍然會提升猝死的風險。建議每天規律的運動,可有效降低休息時的心跳,心跳較慢的人發生心臟猝死的機會也比較低;但患有某些潛在心臟疾病者,如:肥厚性心肌病變、心臟傳導阻礙(如冠狀動脈竇起源異常)、心肌發炎、心律失常,可能不適合劇烈運動。

另外,研究指出適度飲酒(每天一到兩杯,1杯150毫升)可能會降低心臟猝死的風險;但大量飲酒(每天6杯,900毫升以上)或徹夜狂飲,卻會增加其發生的風險。

許多研究證明,改善危險因子(如治療高膽固醇血症、治療高血壓)、健康飲食(低鹽低油低糖多纖維)、定期運動、戒菸、酌量飲酒以及有效治療糖尿病,可降低心血管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總死亡率。由於大部分冠心病死亡是以心臟猝死表現,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措施,很可能幫助降低心臟猝死的發生率。

如果您發現或懷疑有心臟方面問題,或有類似家族史,請先諮詢心臟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和治療。

 

Leave a reply